第12章
關燈
小
中
大
又是一年寒食節,此時春回日暖,是出外踏青的好時節。趕上從今年起玄宗下令寒食清明四日為假,韋家眾人浩浩蕩蕩攜妻帶女去了城外山上祭掃。
玉茗跟母親以及嫂子元氏坐在車上,一路上聊些女子間的閑話,不知不覺又提到了她的婚事,只聽元氏說:“妹妹也該定一門親事了,聽聞城中有幾家女子皆到了待嫁年紀,此刻正挑選良婿,可萬不能被她們搶了先。”
玉茗低著頭把玩手中玉佩,並不想接這話茬,倒是她的母親杜氏嘆了口氣:“我也是做此打算,原本看好了那崔家三郎,可這孩子偏偏不點頭,說不願早早的嫁了出去。”
玉茗一聽,不滿的念叨:“莫非這世上男子只有那崔三郎不成?誰要看中便嫁了去,我才不稀罕。”
元氏一見她又上了小性子,笑道:“妹妹這話說的,咱們家自是不差這一家人選的,只不過,那崔家三郎確是有名的才貌雙全之人,與妹妹再般配不過,就算不著急定親,也可先備著,待過兩年再議。”
她話說的在理,可玉茗一聽婚事便心中不耐煩,掀了車簾往外看,不打算在繼續這個話頭。元氏一見,跟杜氏相對一笑,也就不提此事。
一大家人祭祀完陸續下山,玉茗見那山半腰有一間道觀,看起來倒有幾分古韻,一時興起,拉了嫂子便往那邊走,身後跟了兩個丫鬟。
幾人走進那道觀,看裏面不過幾個閑散道人,倒也幽靜得很。玉茗信佛,極少來這道家之地,乍一進來,覺得有幾分新奇,便在觀內四處看著,與其他人慢慢走散了,不知不覺走進一處偏院。
這一處又與方才那院中不同,幾株古樹郁郁蔥蔥,遮蓋了大部分陽光,顯得這院中尤為靜謐。那一側墻上,似乎還有人題了字,玉茗走上前去,正端詳著那字跡,冷不防從旁邊廂房走出一人了來,嚇了她一跳。
待看清那人,她卻有些奇怪。這人並非道人打扮,乃是一年輕男子,身著一身便服襕炮,看著更像官家子弟,他為何在這山中偏僻道觀之中?
那人見到玉茗也是一楞,接著反應過來,輕輕施了一禮。玉茗也還了一禮,這時,元氏尋了來,正看到那人,也是一楞,接著笑道:“阿泌為何在這裏?”
玉茗一聽,看看嫂子,又看看那人,猜測這兩人是何關系。只聽元氏介紹:“這位便是我舅父家的二郎,姓李,單名一個泌字,兩年未見,沒想到竟然會在這裏遇到。”她輕輕一指玉茗說:“這位便是我家郎君的二妹。”
只聽那李泌淡淡一笑:“表姐出嫁後我便外出游歷,是以每次省親也未得見,不知最近可好。”
元氏笑道:“家中一切皆安。我聽聞你在曾朝中頗受張宰相賞識,想必日後定會平步青雲,給李氏光耀門楣。”
李泌仍是面色淡淡,輕聲道:“我本就是道家弟子,但求出世無為,那些浮名利祿,皆是身外之物。”
玉茗看他年紀輕輕,說起話來卻跟個老和尚一般,不由撲哧一笑,李泌一楞,向這邊看來,她才自覺失態,悄悄往元氏身後躲了一躲。
李泌跟元氏又閑聊幾句便告辭,看著他走遠了,元氏才拉著玉茗往外走,路上說起這個別具一格的表弟來。
原來,這李泌乃是長安城出了名的神童,七歲能文,不滿十歲就已粗通老莊之論,後來因緣際會,被玄宗召見,一見之下大喜過望,予以重賞。
就連朝中宰相張九齡也對他甚為喜愛,令他待詔翰林。只可惜他年紀輕輕的便入了道家,不久後便辭官雲游四海,一心向道,所以就連家人也經常不得相見。
玉茗聽了,心中暗暗稱奇,沒想到這世上竟有如此怪異之人,再想到方才那人的言談舉止,卻也似乎正如元氏所說那般雲淡風輕,也算的上是一位奇人,便將這人名字默默記下了。
沒過幾日,她又收到了崔府送來的帖子,邀請她去一聚,自從上次的事以後,她便有些躲著崔縱,一來是避諱兩家之間欲結親,二來她也漸漸懂得了自己即將成人,不能跟以前那般毫不顧忌男女有別。
考慮再三,終是沒有赴約。如今她心裏那個人雖已無望,卻仍需要時間將他忘記。崔縱雖好,她卻對他無意,就算不知將來自己的夫君會是什麽樣子,可是,她仍抗拒著暫且不想讓其他男子走進自己心中。
崔縱聽妹妹說韋家推了此次相約,心中失望,不由又想起那一日在湖邊她看著壽王的神情,莫非他便真的無法取代那人在她心中的地位嗎?
他終是少年氣盛,不甘心就這般落敗,思來想去,唯有向庭之求助。身為好友,庭之自然是希望妹妹能嫁給這個品性才氣都出眾的男子,一口答應下來,只等著尋了機會跟妹妹提起此事。
這一日,他得了閑來到後院,正看到玉茗在那拿著一卷書看,待走到近前,才發現一本講奇聞的話本子,不由笑道:“你啊,整天看這些書生小姐的話本子,莫不是也要想著私奔了去?”
玉茗擡頭看他一眼,不服氣的說:“哥哥還是好好照顧嫂子才是,聽聞你昨日又因為去平康坊喝花酒惹了嫂子生氣,睡在了客房中?”
庭之一聽,訕訕的笑笑:“不提這個。我聽說,你前些日子與那崔家娘子們走的近些,怎麽這兩日卻整日閉門不出了?”
玉茗不想跟他說與崔家三郎之間的事情,只說最近懶的出門。
庭之卻不死心,又問她道:“我要去看那傀儡戲,不若帶你一起去如何?”
她一聽立刻來了精神,將那卷話本子往旁邊一丟,笑道:“我正覺著無聊,還是哥哥知曉我的心事。”本來還在後悔推了那崔府的帖子,悶在家中幾日,心裏都快長了草,一聽這話,立刻跑回房去換衣裳去了。
庭之見她答應,偷偷派人去給那崔縱送了信,將地方告知於他。
兄妹倆出了府,往那戲場走。到了那,戲還未開場,早已站了許多人,正愁尋不到好位置,卻聽有人喚庭之,循聲望去,只見崔縱從旁邊一行障內探出頭來,向他倆招手。
玉茗一見他,便知定是哥哥跟他約好,她氣呼呼瞪了哥哥一眼,埋怨他竟然也不跟自己提前說聲,早知道這崔三郎也在,她定是不回來的。
來也來了,總不能又失禮的回去,只好硬著頭皮往那邊走。那行障後已擺上案幾毯子,上面還有些瓜果點心,一看便知是精心準備。庭之見了,意味深長的對崔縱說:“看不出你倒如此貼心。”
崔縱知道他是調侃自己,只笑著讓他們落了座。玉茗開始還有些拘束,等戲一開始,便被那戲文吸引了去,忘了身邊坐的是誰。
今日這出戲講的是一女子愛慕偶遇的一位男子,可那人已有妻室,她每日輾轉反側不得眠,心向往之卻又求而不得。
玉茗只覺得這女子像極了自己,心也隨著戲文惆悵起來,看在旁邊的崔縱眼中,又是另一番心境。他對她的心事心知肚明,卻又要裝作不知,唯有暗自失落。
待傀儡戲唱完,庭之說要去會友,托了崔縱將妹妹送回家,臨走時偷偷給他使了個眼色,意思是該如何做就看他自己了。
玉茗仍沈浸在方才的戲文中,她低著頭慢慢走著,獨自想著心事,仿佛身邊沒有崔縱這個人一般,而他看著她如此,更加沒了底,不知該如何對她說。
眼見著前面巷子就是杜曲,她這才反應過來,轉過身跟崔縱道別,剛要走,卻聽他將她叫住:“韋家娘子請留步,我有話要說。”
她轉過身看著他,不知他要做什麽。只見那人向前幾步,離她不過兩尺距離,微低了頭看著她,輕聲說:“那曲江池邊的牡丹花開了,若我邀你一起賞花,你可願意?”
她一楞,轉念一想,便明白這是向自己示愛了。畢竟年紀還小,她忙低下頭,不好意思再看他目光灼灼的雙眼,一顆心怦怦直跳,不知該如何回答。
雖說愛慕壽王多年,可她終究不懂男女情愛為何物,分不清什麽是愛慕,什麽是欣賞。那個在心裏存了多年的男子,或許只是因為相貌出眾溫文爾雅,她連話都沒跟他說過幾句,又怎麽會知道那究竟是不是喜歡呢?
而面前的崔三郎,雖比不上壽王那般如皎皎明月,卻也是出眾的男子,她不想被他擾亂了心扉,即便壽王已娶妃,她只想多將他在心裏放久一些,直到終有一日不得不放棄。
這些心思,她自己也想不明白,也不想再受紛擾,這才所以故意避開他,可如今他又跟她說了這話,讓她無法再逃避。腦中一團亂麻,她揉著手中的帕子,不知該如何作答。
崔縱見她沒有一開始便拒絕,心裏已是松了口氣,一切或許沒有他想的那麽糟,也許她只是與他那些妹妹們一般看上了壽王的俊美相貌,卻並未動心。
他見她低頭不語,似是有些為難,便說道:“韋家娘子可不必立刻答覆我,三日之後巳時,我會在曲江池邊的石橋等候,你若有心,便在那裏相見吧。”
他說完,跟她道了別,轉身離去。玉茗在他走後才擡起頭看,看著那人慢慢走遠,直到看不見了,才若有所思的往回走。
他說三日後在曲江池邊等她,那一日,她究竟該不該去呢?
作者有話要說: 唐代戲場多在寺廟搭建,除了供和尚師父們做法事用,還會上演各種百戲(雜技表演)、傀儡(木偶劇等)、參軍(類似於對口相聲、二人轉)等文藝節目,而身份尊貴的人,會在戲場中搭設行障,與其餘看戲眾人隔開。
以上資料來自《唐朝定居指南》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玉茗跟母親以及嫂子元氏坐在車上,一路上聊些女子間的閑話,不知不覺又提到了她的婚事,只聽元氏說:“妹妹也該定一門親事了,聽聞城中有幾家女子皆到了待嫁年紀,此刻正挑選良婿,可萬不能被她們搶了先。”
玉茗低著頭把玩手中玉佩,並不想接這話茬,倒是她的母親杜氏嘆了口氣:“我也是做此打算,原本看好了那崔家三郎,可這孩子偏偏不點頭,說不願早早的嫁了出去。”
玉茗一聽,不滿的念叨:“莫非這世上男子只有那崔三郎不成?誰要看中便嫁了去,我才不稀罕。”
元氏一見她又上了小性子,笑道:“妹妹這話說的,咱們家自是不差這一家人選的,只不過,那崔家三郎確是有名的才貌雙全之人,與妹妹再般配不過,就算不著急定親,也可先備著,待過兩年再議。”
她話說的在理,可玉茗一聽婚事便心中不耐煩,掀了車簾往外看,不打算在繼續這個話頭。元氏一見,跟杜氏相對一笑,也就不提此事。
一大家人祭祀完陸續下山,玉茗見那山半腰有一間道觀,看起來倒有幾分古韻,一時興起,拉了嫂子便往那邊走,身後跟了兩個丫鬟。
幾人走進那道觀,看裏面不過幾個閑散道人,倒也幽靜得很。玉茗信佛,極少來這道家之地,乍一進來,覺得有幾分新奇,便在觀內四處看著,與其他人慢慢走散了,不知不覺走進一處偏院。
這一處又與方才那院中不同,幾株古樹郁郁蔥蔥,遮蓋了大部分陽光,顯得這院中尤為靜謐。那一側墻上,似乎還有人題了字,玉茗走上前去,正端詳著那字跡,冷不防從旁邊廂房走出一人了來,嚇了她一跳。
待看清那人,她卻有些奇怪。這人並非道人打扮,乃是一年輕男子,身著一身便服襕炮,看著更像官家子弟,他為何在這山中偏僻道觀之中?
那人見到玉茗也是一楞,接著反應過來,輕輕施了一禮。玉茗也還了一禮,這時,元氏尋了來,正看到那人,也是一楞,接著笑道:“阿泌為何在這裏?”
玉茗一聽,看看嫂子,又看看那人,猜測這兩人是何關系。只聽元氏介紹:“這位便是我舅父家的二郎,姓李,單名一個泌字,兩年未見,沒想到竟然會在這裏遇到。”她輕輕一指玉茗說:“這位便是我家郎君的二妹。”
只聽那李泌淡淡一笑:“表姐出嫁後我便外出游歷,是以每次省親也未得見,不知最近可好。”
元氏笑道:“家中一切皆安。我聽聞你在曾朝中頗受張宰相賞識,想必日後定會平步青雲,給李氏光耀門楣。”
李泌仍是面色淡淡,輕聲道:“我本就是道家弟子,但求出世無為,那些浮名利祿,皆是身外之物。”
玉茗看他年紀輕輕,說起話來卻跟個老和尚一般,不由撲哧一笑,李泌一楞,向這邊看來,她才自覺失態,悄悄往元氏身後躲了一躲。
李泌跟元氏又閑聊幾句便告辭,看著他走遠了,元氏才拉著玉茗往外走,路上說起這個別具一格的表弟來。
原來,這李泌乃是長安城出了名的神童,七歲能文,不滿十歲就已粗通老莊之論,後來因緣際會,被玄宗召見,一見之下大喜過望,予以重賞。
就連朝中宰相張九齡也對他甚為喜愛,令他待詔翰林。只可惜他年紀輕輕的便入了道家,不久後便辭官雲游四海,一心向道,所以就連家人也經常不得相見。
玉茗聽了,心中暗暗稱奇,沒想到這世上竟有如此怪異之人,再想到方才那人的言談舉止,卻也似乎正如元氏所說那般雲淡風輕,也算的上是一位奇人,便將這人名字默默記下了。
沒過幾日,她又收到了崔府送來的帖子,邀請她去一聚,自從上次的事以後,她便有些躲著崔縱,一來是避諱兩家之間欲結親,二來她也漸漸懂得了自己即將成人,不能跟以前那般毫不顧忌男女有別。
考慮再三,終是沒有赴約。如今她心裏那個人雖已無望,卻仍需要時間將他忘記。崔縱雖好,她卻對他無意,就算不知將來自己的夫君會是什麽樣子,可是,她仍抗拒著暫且不想讓其他男子走進自己心中。
崔縱聽妹妹說韋家推了此次相約,心中失望,不由又想起那一日在湖邊她看著壽王的神情,莫非他便真的無法取代那人在她心中的地位嗎?
他終是少年氣盛,不甘心就這般落敗,思來想去,唯有向庭之求助。身為好友,庭之自然是希望妹妹能嫁給這個品性才氣都出眾的男子,一口答應下來,只等著尋了機會跟妹妹提起此事。
這一日,他得了閑來到後院,正看到玉茗在那拿著一卷書看,待走到近前,才發現一本講奇聞的話本子,不由笑道:“你啊,整天看這些書生小姐的話本子,莫不是也要想著私奔了去?”
玉茗擡頭看他一眼,不服氣的說:“哥哥還是好好照顧嫂子才是,聽聞你昨日又因為去平康坊喝花酒惹了嫂子生氣,睡在了客房中?”
庭之一聽,訕訕的笑笑:“不提這個。我聽說,你前些日子與那崔家娘子們走的近些,怎麽這兩日卻整日閉門不出了?”
玉茗不想跟他說與崔家三郎之間的事情,只說最近懶的出門。
庭之卻不死心,又問她道:“我要去看那傀儡戲,不若帶你一起去如何?”
她一聽立刻來了精神,將那卷話本子往旁邊一丟,笑道:“我正覺著無聊,還是哥哥知曉我的心事。”本來還在後悔推了那崔府的帖子,悶在家中幾日,心裏都快長了草,一聽這話,立刻跑回房去換衣裳去了。
庭之見她答應,偷偷派人去給那崔縱送了信,將地方告知於他。
兄妹倆出了府,往那戲場走。到了那,戲還未開場,早已站了許多人,正愁尋不到好位置,卻聽有人喚庭之,循聲望去,只見崔縱從旁邊一行障內探出頭來,向他倆招手。
玉茗一見他,便知定是哥哥跟他約好,她氣呼呼瞪了哥哥一眼,埋怨他竟然也不跟自己提前說聲,早知道這崔三郎也在,她定是不回來的。
來也來了,總不能又失禮的回去,只好硬著頭皮往那邊走。那行障後已擺上案幾毯子,上面還有些瓜果點心,一看便知是精心準備。庭之見了,意味深長的對崔縱說:“看不出你倒如此貼心。”
崔縱知道他是調侃自己,只笑著讓他們落了座。玉茗開始還有些拘束,等戲一開始,便被那戲文吸引了去,忘了身邊坐的是誰。
今日這出戲講的是一女子愛慕偶遇的一位男子,可那人已有妻室,她每日輾轉反側不得眠,心向往之卻又求而不得。
玉茗只覺得這女子像極了自己,心也隨著戲文惆悵起來,看在旁邊的崔縱眼中,又是另一番心境。他對她的心事心知肚明,卻又要裝作不知,唯有暗自失落。
待傀儡戲唱完,庭之說要去會友,托了崔縱將妹妹送回家,臨走時偷偷給他使了個眼色,意思是該如何做就看他自己了。
玉茗仍沈浸在方才的戲文中,她低著頭慢慢走著,獨自想著心事,仿佛身邊沒有崔縱這個人一般,而他看著她如此,更加沒了底,不知該如何對她說。
眼見著前面巷子就是杜曲,她這才反應過來,轉過身跟崔縱道別,剛要走,卻聽他將她叫住:“韋家娘子請留步,我有話要說。”
她轉過身看著他,不知他要做什麽。只見那人向前幾步,離她不過兩尺距離,微低了頭看著她,輕聲說:“那曲江池邊的牡丹花開了,若我邀你一起賞花,你可願意?”
她一楞,轉念一想,便明白這是向自己示愛了。畢竟年紀還小,她忙低下頭,不好意思再看他目光灼灼的雙眼,一顆心怦怦直跳,不知該如何回答。
雖說愛慕壽王多年,可她終究不懂男女情愛為何物,分不清什麽是愛慕,什麽是欣賞。那個在心裏存了多年的男子,或許只是因為相貌出眾溫文爾雅,她連話都沒跟他說過幾句,又怎麽會知道那究竟是不是喜歡呢?
而面前的崔三郎,雖比不上壽王那般如皎皎明月,卻也是出眾的男子,她不想被他擾亂了心扉,即便壽王已娶妃,她只想多將他在心裏放久一些,直到終有一日不得不放棄。
這些心思,她自己也想不明白,也不想再受紛擾,這才所以故意避開他,可如今他又跟她說了這話,讓她無法再逃避。腦中一團亂麻,她揉著手中的帕子,不知該如何作答。
崔縱見她沒有一開始便拒絕,心裏已是松了口氣,一切或許沒有他想的那麽糟,也許她只是與他那些妹妹們一般看上了壽王的俊美相貌,卻並未動心。
他見她低頭不語,似是有些為難,便說道:“韋家娘子可不必立刻答覆我,三日之後巳時,我會在曲江池邊的石橋等候,你若有心,便在那裏相見吧。”
他說完,跟她道了別,轉身離去。玉茗在他走後才擡起頭看,看著那人慢慢走遠,直到看不見了,才若有所思的往回走。
他說三日後在曲江池邊等她,那一日,她究竟該不該去呢?
作者有話要說: 唐代戲場多在寺廟搭建,除了供和尚師父們做法事用,還會上演各種百戲(雜技表演)、傀儡(木偶劇等)、參軍(類似於對口相聲、二人轉)等文藝節目,而身份尊貴的人,會在戲場中搭設行障,與其餘看戲眾人隔開。
以上資料來自《唐朝定居指南》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